Search


【狄驤說真的】就算不懂總經,做任何投資佈局和職涯變動前,最好多看這張圖,好好思考未來的世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狄驤說真的】就算不懂總經,做任何投資佈局和職涯變動前,最好多看這張圖,好好思考未來的世界會怎麼變?

*少子化衝擊...工作人口 中高齡占四成
<聯合新聞網>
台灣面臨高齡、少子化已不是新鮮話題,但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,少子化對工作年齡人口結構失衡的影響,恐怕在半世紀內就會反映,未來在15-64歲的工作人口中,將有一半由45-64歲的中高齡人口組成。
2018年3月底,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經超過14%,正式踏入「高齡社會」;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,總人口在最快在2020年,出生人數就會小於死亡人數,自然增加率由正轉負。
國發會推估,台灣將於未來八年從「高齡社會」進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這項預估時程將比日本的11年、美國15年、法國29年和英國長達51年的調適時間更加快速且激烈;顯示台灣的高齡化時程相當陡峭、猝不及防,使得政府在法規制定和社會各層面的適應調整上,時間短暫且急迫。
少子化會直接反映在工作年齡人口數的劇烈下滑,目前15-64歲工作年齡人口,已經在2015年達到最高峰1,737萬人後開始遞減。國發會的推估數據也顯示,未來工作年齡人口數將於半世紀內大減剩半,其中,甚至有一半的工作人口會由45-64歲的中高年齡層組成。
若進一步分析勞動力的年齡結構,自2007年起,45-64歲人數已經超越15-29歲和30-44歲,成為我國工作年齡人口的主要年齡層。
目前我國45-64歲的中高年齡工作人數,約占總工作年齡人口四成以上;若根據國發會的低推估數字,到了2065年將超過五成。
台灣高齡、少子化現象,不可避免的就是造成勞動力人口消失,這不僅讓勞動力結構分布不平均,也讓需要以青年為主要勞動力的產業將受到嚴重衝擊,當然也可能要延後退休年齡。
國發會人力發展處認為,少子化的風險不僅限於人口數量,而是人口結構的問題;同時也提出示警,台灣人口結構失衡是不可逆的危機,少子化最令人憂心的在於育齡婦女人數的下降,育齡婦女也可能因為人口老化現象、青壯工作人口下降、婦女勞參率提升,普遍以工作優先而延後生育計畫,種種間接因素導致持續了少子化的惡性循環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資本主義這個大賭場裡,只有兩種人,一種是吃人的莊家,一是被坑的散客。 如果我們八字不好,無法成為吃人的莊家,那麼,至少要當一個不被坑殺的聰明賭客。 這是身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每個投資者,都應該要奉行的江湖鐵則。
商業周刊 專欄部落格 pressplay 作家 總體經濟學,投資觀念,投資心理學,經濟思
View all posts